距2024年高考仅剩下4天。
面临考试,孩子们的压力很大,而不少在背后支持他们的家长,也同样感受到了紧张与焦虑。
学生犹如在前方高考战场冲锋陷阵的“士兵”,家长则好比在后方运筹帷幄的参谋。如果后勤保障出现问题,势必也会影响前方作战的士气。
45岁的曹女士(化名)在女儿出生后,便辞去工作安心做家庭主妇,全权负责女儿的学习和生活。岁月如梭,女儿在曹女士的呵护中长大成人,今年即将参加高考。然而,女儿的成绩一直以来并不理想,尤其在最近几次的模拟考试中,分数并未达到去年的本科分数线。孩子自身也倍感压力,多次哭诉难以承受。曹女士和丈夫耐心劝导,并鼓励她只要努力过不留遗憾就行。
看着女儿每日挑灯夜读,努力却未得到回报,曹女士感到十分心疼。然而,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,女儿的成绩却依旧没有起色,曹女士不免也对她的未来感到忧心忡忡。20多天前,曹女士开始出现失眠、夜间易醒等症状,严重时甚至一夜未合眼。心情烦躁,总是胡思乱想,担心女儿的自信心被打击,苦恼女儿上不了大学怎么办;偶尔会觉得上肢麻木,胸闷气短,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。看到妈妈的身体状况,女儿也是十分担心。
近期,曹女士在家人陪伴下来到我院心理科门诊就诊。主任医师杨海英经反复追问病史,并结合多项躯体检查结果,诊断其为“抑郁症”,将她收入院治疗。
杨海英表示,曹女士的行为就是家长考前焦虑的一种典型表现。中高考虽然是人生较为重要的考试,但并不能以一次考试对孩子的整个人生下定义。作为中高考生的家长,学会正确面对“考前焦虑”,为孩子提供一个平稳的支持环境,显得尤为重要。
一、调整心态:家长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,理性看待考试成绩。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。作为家长,在孩子需要时给予他们支撑就好,剩下的多让孩子自己去探索、去发展。二、重视陪伴的过程: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。家庭成员之间要做好分工,相互支持,相互理解,避免乱发脾气。带孩子去做一些孩子喜欢的事情放松一下,比如运动、户外散步,吃顿美食,听听音乐等。三、多听多看多反思:在空闲时间约上一些同龄的家长,聚在一起“吐吐槽”“诉诉苦”,从中获得共鸣和安慰,从而缓解焦虑情绪。借鉴其他家长的成功经验,重新审视自己曾感到焦虑和纠结的问题。通过反思总结,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法陪伴孩子,让他们在备考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果。四、做好后勤工作:在冲刺备考阶段,不要随意改变考生的饮食习惯,营养适度即可。保证考生的作息有规律,不熬夜,确保充足的睡眠。五、求助专业的心理支持:当考生的焦虑超过自己的能力控制范围时,要及时预约心理咨询。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考生了解考试焦虑的来源,和考生及父母一起探索如何处理焦虑,调整考生的备考状态。
最后,希望各位家长都可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积极应对高考带来的焦虑,以平和的心情陪伴孩子迎接挑战。
专 家 简 介
杨海英:主任医师
专业职务:心理科,主任医师,济宁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, 三级正高技术岗位,市三院省临床重点专科心理科学科带头人,心理大科副主任,心理科13病区主任。
学术任职:江苏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、江苏省公立医疗机构高级专家诊疗中心专家、省司法鉴定人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、省司法精神病鉴定学组成员;淮安市医学会心身与行为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。淮安市心理科专业质控委员、市科技咨询专家、市政府应急管理专家、市残疾等级评定专家、医疗损害鉴定专家等。
荣誉:省第五期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”培养对象,市优秀女科技工作者、
专业特长:目前从事心理咨询、心理诊疗及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。擅长各种精神障碍的诊治,尤其对情感障碍、焦虑症、强迫症、疑病症及各类神经症、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、多动症、学习障碍、成瘾物质的戒断治疗、心理发育障碍等的治疗,婚姻家庭困惑以及儿童情绪障碍的处理;职业困惑以及倦怠情绪的调整;抑郁症伴有强烈自杀念头以及重大灾难的心理危机干预。擅长运用精神分析治疗、认知行为治疗、家庭治疗以及团体治疗各种心理障碍。
门诊时间:周一上午 心理科门诊
周二上午 高级诊疗专家门诊
周五全天 心理科专家门诊
周六上午 更年期孕产期心理门诊
联系方式:13776703270